AI赋能创新 知产护航未来
——武汉大学师生探访光谷生物城
为深化高校师生对生物科技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实践认知,2025年4月25日,武汉大学“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系列活动之“走进光谷生物城”圆满举行。活动由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与图书馆联合主办,30余名师生代表走进国家级生物产业高地,近距离感受生物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融合发展的澎湃动能。
破题千亿产业:解码光谷生物城的创新基因
活动首站,师生们走进光谷生物城创新成果展示交易馆。展馆内,从基因编辑技术到智能医疗设备,从创新药物研发到生物农业成果,数百项前沿科技成果集中呈现,勾勒出生物科技领域的“中国智造”图景。解说员以详实数据与典型案例,向师生们生动阐释了生物城“从实验室到产业链”的转化逻辑:“光谷生物城自2008年启动建设,现已集聚企业超3000余家,目标是2025年生命健康产业总收入突破2000亿元,成为全球生物技术创新策源地。”

探秘科研重器:从样本库到研究院的实践课堂
在武汉生物样本库有限公司,师生们近距离观察了百万级生物样本的标准化存储流程。工作人员以“**样本资源库”为例,详细讲解样本采集、质控及数据化管理的全链条保护机制,并强调:“生物样本不仅是科研基石,更是知识产权的实体载体,其规范化管理直接影响后续专利布局与成果转化。”这一观点引发了师生对科研成果产权化路径的深入思考。

随后,团队前往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研究院负责人介绍了其“三位一体”职能——创业孵化、成果转化与产业服务,并分享了珈创生物、科福新药等明星企业的孵化案例。“研究院不仅是技术转化枢纽,更是创新生态的构建者。”
不少学生表示:此次参访不仅让师生直观感受到生物科技产业的迅猛发展,更深刻理解了知识产权在成果转化中的‘护航’作用。通过与企业、研究院的面对面交流,他们意识到“实验室成果≠市场价值”,未来将更注重技术可行性与专利布局的协同规划。
据悉:
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是省委、省政府紧抓世界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技术发展的机遇,促进湖北省生物产业集群发展,支撑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的重要举措。该院整合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研发优势,由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等单位共同组建,包括研究开发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和中试转化平台三个平台。研究开发平台将建设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生物医药研究中心、生物农业研究中心、生物能源研究中心、生物环境研究中心、生物经济研究中心等六个研究中心。研究院作为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技术支撑平台,主要从事生物技术应用研究开发、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支撑和引领湖北生物产业特别是基地的发展,吸引和凝聚生物技术领域的优秀人才。
武汉生物样本库有限公司由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和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共同组建,按照“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区域整合、开放共享”的总体思路和“1+N”的建设模式(即1 个总库,多个分库),建设武汉国家级人类遗传资源库,打造基于样本保藏利用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样本库致力于人类遗传资源保藏利用、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和数据共享,通过布局保藏中心、信息中心、创新中心“三大中心”,链接政、产、学、研、医、民,促进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支撑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成为中国光谷生命科学与生物产业的底层战略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