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武汉大学出台重磅举措,赋能科技成果转化,激发创新活力!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4-29   

(通讯员:陈倩)近日,武汉大学研究通过了《武汉大学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工作实施细则》和《武汉大学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管理暂行办法》。两个文件的出台,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的具体行动,必将加快构建以技术经理人队伍为核心,贯穿“技术研发—概念验证—中试与场景验证—产业化”全周期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更好的服务地方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赋权改革:让科研人员“当家作主”,释放创新活力

此次推出的“细则”尝试三方面探索:

1. 赋权改革:创新推行“先赋权后转化”模式,破解科研团队“不敢转”难题。

2. 流程优化:简化审批环节,建立分层决策机制,赋权项目可自主选择转化方式,无需重复审批,解决“不 愿转”痛点。

3. 激励强化:实施阶梯式收益分配,成果转化净收益的绝大部分奖励给团队,并明确股权激励政策。

专业队伍:技术经理人架起“实验室到市场”的桥梁

“暂行办法”着力打造一支懂技术、懂市场、懂政策、懂法律、懂管理的技术转移队伍,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聚焦三大突破:

1.职业化发展:建立技术经理人引育机制、培训体系以及畅通职称晋升通道,支持其攻读技术转移硕士学位,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

2.市场化激励:充分尊重和运用市场规律,允许技术经理人从科研团队成果转化收益中获得合理报酬,并可跟投创业项目,激发其内生动力。

3.全链条服务:实行技术经理人对项目责权利一致的全程服务机制,涵盖概念验证、中试熟化、示范应用、商业对接、投融资服务等阶段,联动地方政府、投资机构及产业链资源,形成全周期成果转化服务生态闭环。

松绑创新,智造未来:打造高校成果转化“珞珈样板”

武汉大学新举措的落地,既是对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实践探索,也为高校破解“成果沉睡”难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未来,更多成果将从“书架“上“货架”,为创新驱动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