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珞珈科技 > 正文
打造有特色、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期刊集群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1-19   

(通讯员:唐红波)近日,《2023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正式发布,由武汉大学主办、李德仁院士担任主编的《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学报(英文)》(以下简称GSIS)进入中科院分区1区行列。至此,该刊成为我校第一个JCR分区和中科院分区的双1区期刊。

2023年,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自然科学学报编辑部依托学校国内领先的高端科研平台、优势学科和科研团队,围绕学术热点,邀请院士、高水平作者就相关领域的发展前沿、研究现状、技术挑战、创新成果与未来展望进行研究和综述,形成的高质量专辑专栏,形式丰富多彩,内容特色鲜明,成效影响显著。

贯彻“学者办刊”理念,打造高质量论文发表高地

邀请院士团队和国字号人才打造高水平专辑。GSIS在主编李德仁院士的指导下,组织出版了两个专辑:“Future Trends in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 The role of ‘Location Intelligence’”、“Multi-scale & multi-mode human mobility: pre, peri and post COVID-19 pandemic”。《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特邀李德仁、刘经南、张祖勋、李建成、李清泉等院士以及其他20位具有国字号头衔的专家学者撰稿,分别在2023年第10期、11期发表。其中,2023年第10期发表了李德仁院士的文章《从珞珈系列卫星到东方慧眼星座》,2023年第11期发表了该刊主编李建成院士论文《利用GNSS地表形变反演区域陆地水储量变化的进展》。《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分别在第11期和第12期刊登了“电气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两个专辑,其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均为国字号人才。该刊主编夏军院士对校庆专辑给予了极大支持,在第12期首篇发表了论文《流域模拟器的研发与实践初探》。

吸引中青年学者参与办刊实践。《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通过设置客座主编、建立青年编委会、邀请学术编辑等举措,组织了“双碳目标与绿色发展”、“新型物联网安全”专辑发表在2023年第4期、第5期。

塑造“专家述评”和“高端论坛”品牌栏目。《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和《测绘地理信息》对每期“专家述评”和“高端论坛”栏目都作了精心的策划与安排。医学版围绕校庆,如第9期“专家述评”发表了章晓联教授的文章“mRNA疫苗的原理、研究现状和展望”(下载量2200多次);第10期“专家述评”发表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主任、国家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马长生教授的文章“人工智能应用于心血管疾病诊疗的现状与展望”;第11期“专家述评”发表了黄鹤教授的文章“铁死亡的调控与相关心肌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测绘地理信息》围绕校庆,第2期“高端论坛”栏目发表了柯涛等作者的论文“村镇建筑时空一体化防灾监测理论体系研究与应用”。

创新 “学术影响”举措,提升高品质期刊出版水准

做好出版工作除了应有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外,还需要创新意识、策划意识、改革意识、服务意识等。各刊编辑部集思广益,为取得较好的学术影响和宣传效果,主动策划,谋求创新。

一是围绕国家需要和热点问题进行组约稿活动。《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面向测绘遥感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如北斗卫星导航等问题;《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面向新型电力系统和城市防洪减灾等热点问题;《测绘地理信息》结合乡村振兴、公共卫生事件、数字城市等领域,邀请相关专家撰文,出版专辑专栏。

二是组织国际学术会议。GSIS承办了2023年“地球空间信息科学教育、创新与应用”国际会议中的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 under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s分论坛,分论坛邀请了来自上智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北京大学等多个学术机构的著名学者作为报告人,以期刊为平台,推动了学术交流和合作;作为协办单位组织了2023国际地球信息学青年论坛(IGWG),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的80余位优秀青年学者/博士生踊跃参会。

三是在期刊封面上做文章。《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第10期、11期的封面都是根据院士论文设计而来。《生物资源》专辑第3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鉴定、分类与保护”,其封面用图除了130年校庆LOGO标识外,还特别选用了一味药材川贝母的图片,就是编辑们考虑到秋冬季节流行病频发,通过科普知识传播来加深刊物的影响。

四是在校友中开展组约稿和宣传活动。《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面向我校电气与自动化学院毕业的校友约稿,在校庆专辑中刊登多位国字号人才校友的文章。《武汉大学学报(自科英文版)》在第6期出版了校友组织的计算机专辑。我校计算机学院毕业的黄勃、黄箐、徐勇等博士校友踊跃投稿,他们通过学术参与校庆的方式,表达了对母校的热爱与支持。《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集结出版校庆精选集,作为武大校庆赠送给各位嘉宾的伴手礼受到好评。

五是在网络推送形式上进行创新。《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等按主题在官网推出了知识图谱、北斗BDS等多个虚拟专辑;Cell Insight推出的虚拟专辑,集合了蓝柯、刘胡丹教授等多位校内知名学者的11篇论文,重点介绍了我校多个研究团队近年来在生物医学若干前沿方向取得的一些重要进展,集中展示了我校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成果。

助力“优势学科”建设,创建高水平科研交流平台

作为全球排名第一的测绘学科,我校期刊也有不俗的表现。GSIS目前已被SCI、EI、Scopus等多个国际数据库检索,成为JCR分区和中科院分区的双1区期刊。《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复合影响因子较2022年上升21.16%,综合影响因子较2022年上升14.74%,学科排名由3/30上升至1/30。

围绕生物医学领域,Cell Insigh以打造世界一流期刊为目标,自2021年创刊以来,报道了一批生物医学领域的高水平科研成果和最新进展,继被PubMed国际检索数据库收录后,又被Scopus数据库收录,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生物医学前沿成果交流传播的国际化专业平台。《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国移植器官保护专家共识(2022版)》在2022年度中国指南/共识科学性(Scientific)、透明性(Transparent)和适用性(Applicable)评级中表现优异,由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实施与知识转化合作中心、中华医学杂志社指南与标注研究中心、STAR工作组共同认证,将其评为“2022年度TOP300指南/共识”,并颁发荣誉证书(2023年8月)。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以“信息安全”为题先后策划了“可信计算”“安全检测”“隐私保护”“密码学”“新型物联网安全”等专栏、专刊,宣传报道了信息安全领域学者的研究成果。这些专栏、专刊发表的学术论文,产生了较大影响,成为了信息安全领域优秀科研成果的展示平台,支持信息安全研究团队获得了一批信息安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优秀教学成果,如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为建立“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作出了贡献。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结合武汉大学工学部的传统优势学科水利水电工程和电气工程,先后策划出版了“新型电力系统”“城市水系统”等多个专辑。“新型电力系统”专辑阐述了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以及解决办法;“城市水系统”专辑聚焦海绵城市建设、城市雨洪模拟等,这些专辑的出版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以及城市防洪等热点问题的研究作出了贡献。

(编辑:伍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