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至6日,正值“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之际,“一带一路”地理信息与人工智能高级研修班暨中非地理信息合作研讨会在武汉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浙江分中心成功举行。产学研合作处处长、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技术转移中心)主任邹进贵教授等科发院、中心领导应邀参加活动。

本次研讨会邀请到了武汉大学艾廷华教授和Timo Balz教授作为主讲,重点介绍了大语言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其在地理信息领域的应用。武汉大学博士研究员、埃及本哈大学代表Shimaa Holail作题为“埃及在促进数字经济领域遥感发展国际合作中的作用”的报告。武汉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办公室副主任陈倩介绍了学校测绘遥感地理信息学科情况,并重点推介我校地信领域优秀科技成果,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德清地理信息小镇入园企业和来自加纳、尼日利亚、埃及的专家学者分享了中国地理信息的前沿技术、产业发展、产品与解决方案、中非合作案例以及非洲的市场现状与发展潜力等。此外,英国拉夫堡大学Craig Hancock教授分享了有效的地理信息英语教学战略,旨在推进地理信息领域国际交流能力的提升。蒙古地理信息协会首席地理信息官OCHIRKHUYAG Lkhamjav分享了无人机多光谱技术在牧场监测中的应用,让我们看到了各国地理信息专家在地理信息技术结合本国应用场景方面的有益探索。





据悉,本次活动是为推进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理信息领域高水平合作和人才培养,在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支持下,由德清地理信息小镇科技工作者学会、武汉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浙江分中心共同主办,论坛主题围绕测绘地理信息面临的两大挑战和机遇,一是人工智能对传统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挑战以及给地理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二是测绘地理信息市场的国际化挑战和在中非合作论坛背景下拥有28亿人口的中非地理信息领域合作的广阔前景。来自中国、尼日利亚、加纳、埃及、德国、摩洛哥、芬兰、赞比亚、科特迪瓦、斯里兰卡、俄罗斯、哥伦比亚、苏丹、赤道几内亚、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地理信息相关专业人士、中非贸易企业、留学生代表约80人参加本次活动,内容新颖,成果丰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