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关于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对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要求,主动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深化校地科技创新合作, 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9月4日下午,武汉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产学研合作处处长、科转技转中心主任邹进贵教授一行应邀参加了浙江省科技厅、德清县科技局的座谈会,双方就科技成果“先用后转”试点改革和重点项目落地以及“地信+”中试基地建设等事宜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邹进贵主任表示,“先用后转”,即科技成果“先免费试用、后付费转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鼓励和引导高校、科研院所按照先使用后付费方式把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这一科技体制改革创新之举正是发轫于浙江。武汉大学高度重视与地方的多方融合发展,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探索“先用后转”机制,以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产才互动实现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三链融合,让产学研合作更加紧密。
王建彤副主任指出,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高校院所和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风险敏感性强、成果承接能力弱等问题,当信息不对称、供需不匹配、价格不确定等情况出现,容易增加隐性成本。围绕科技成果交易,如何降低合作的门槛及风险,建立体系化的双边权益保障机制,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聚焦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缺钱转”“转得慢”等问题,推动科技成果能够高效转化、规范转化、安心转化。
浙江省科技评估与成果转化中心负责人、德清县科技局局长应聿央详细介绍了浙江省率先探索科技成果“先用后转”机制改革试点情况主要做法和成效。应聿央表示,今年以来,在省科技厅的精心指导下,德清围绕强化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省科技成果“先用后转”试点政策红利,希望通过本次交流活动,不断提升武大与浙江、德清在科技成果转化领域的合作水平,推动武汉大学参加浙江省“先用后转”试点工作,加大引进武大更多科技成果到浙江及德清落地转化。
通过此次座谈,各方开诚布公“促膝而谈”,深入剖析了“先用后转”存在的问题,同时聚焦痛点,分享经验,建言献策,对地方加快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武汉大学科转技转中心副主任王建彤、苏科华,办公室副主任陈倩,武汉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浙江分中心主任孟虹兆、副主任陈家慧,湖州市科技局,莫干山国家高新区地信发展中心、地磁研究院,县金融服务中心、县人保财险、县农商银行,企业代表宽凳云图、正元地信、中测明途等参加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