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珞珈科技 > 正文
2020年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武汉大学分营顺利举办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8-21   

    2020年8月14日至19日,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武汉大学分营顺利举办。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的科学营采用线上方式举办。79家高校、院所和企业在“云上科学营”平台齐聚一堂,各展风采。武汉大学分营于8月15日正式开营,共有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300名高中营员以及广大社会观众在云端参加。

    武汉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建成致开幕词。他说,武汉大学是一所自建校以来就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捆绑在一起的学校,为国家科技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学校也发挥了骨干中坚的作用: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内最早鉴定出新冠病毒的机构之一,武大附属中南医院、人民医院托管了武汉雷神山医院和多家方舱医院,救治了数以万计的患者。学校首创了重症患者ECMO救治、智能化CT影像辅助诊断、纳米孔靶向测序检测、医疗服务机器人等新技术,为打赢这场全民抗疫的战争贡献了武大智慧。疫情还没有结束,学校医疗队又先后赴吉林、北京、香港等地支援抗疫。青年强则国强,科技兴则国兴,武大一直致力于培养青年一代对科技的热爱,连续9年举办此项活动。希望广大营员好好感受一下医者仁心的情怀,和科技报国的精神!

    名家大师面对面活动中,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张俐娜院士做了绿色化学的报告。“如果照现在的污染速度,再过50年,海里的塑料瓶数量将比鱼还要多!”张院士一句话瞬间让广大营员意识到环境保护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也将他们的兴趣带入到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中来;中南医院重症科主任彭志勇教授分享了雷神山奇迹,让营员详细了解了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救治手段;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刘忠纯教授介绍了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医护人员工作之余利用手工折纸等方式缓解压力,许多网友大呼有趣有用;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范锡龙教授畅谈引力波天文,将学子的思绪带到混沌初开的宇宙中。

    参观重点实验室环节,营员领略了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连续四次被国家科技部评为优秀的风采,了解了我国首颗专业夜光遥感卫星珞珈一号、室内高精度混合定位、敦煌莫高窟三维数字建模等新技术应用。营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从抗击非典的浴火中诞生,又在搏击新冠的战斗中建功的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聆听了实验室在新冠病毒鉴定、气溶胶病毒载量分析、数字PCR临床辅助诊断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在线科研实验环节,测绘学院花向红教授团队讲授了移动测量实验、基于多源传感器融合的行人实时导航定位实验、地球物理重力测量实验等基本原理,学员们知悉了他们每天都会用到的电子地图,原来是通过这样的手段测来的数据。电气与自动化学院胡文山教授团队讲授了电机速度闭环控制实验、球杆位置控制实验、热工过程实验等,让营员了解了电力行业的基础实验。

    朋辈交流互动环节,哲学学院2016级本科生屈文鑫、新闻与传播学院2016级本科生崔磊、计算机学院2020级硕士生李璟瑜、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2020级博士生陈克威4位学霸小哥哥姐姐向学弟学妹们分享了高中乃至大学阶段学习生活的心得,勉励他们做“年轻、善良、无畏”的有为青年。

    云游大学校园里,营员们观看了校史馆、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气遥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口腔医院的介绍视频。今年首次邀请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参与,广大营员有机会线上目睹了世界上最大的长江防洪水利模型,以及活化石中华鲟、白鱀豚、矛尾鱼标本,感受到湖北省雄厚的科教实力。

    武汉大学连续9年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合办科学营,今年植物园推出了“探秘城市空间绿化,共建绿色生态中国”的课题实验,让营员了解我国常用的道路绿化质量指标、绿视率测算方法等。

    经过5天的网上学习,广大营员纷纷留言,大呼过瘾。武汉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得以充分体现,满足了不同兴趣爱好学生的需求。在闭营式上,贵州省白云第一高中学生李东蔓、海南省澄迈中学学生朱秋桂、浙江省青田中学教师饶军民、安徽省铜陵市第三中学教师何艳丽先后发言,他们一致感谢武汉大学提供的精品课程,将是学生们成长过程中的宝贵经历和财富。

(图文编审:王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