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珞珈科技 > 正文
【盘点】聚焦学校核心主业,提升科协工作品质
作者:科协办   发布时间:2021-01-11   

高校科协是高校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学校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力量。随着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推进,科协系统逐步承接部分政府职能,高校科协的工作方式从横向交流向纵横结合(“纵”指纵向申报)演变,工作职能也从提升软实力向软硬结合转变。

2020年,在全校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科协工作全面推进,更加聚焦学校中心工作,在人才强校、国际合作、行业创新、智库献策、三全育人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业绩,进一步提升了科协的工作品质。

人才强校开辟新战线

因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卓著表现,武汉雷神山医院团队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牌,中南医院彭志勇获创新争先奖章,人民医院(汉南医院)胡钦勇获创新争先奖牌。三类奖项我校均有斩获,其中奖牌类全国只有10个,一同入选的还有水下发射大型固体运载火箭研制团队、复兴号动车组研发团队、高超声速强预冷空天动力研究团队等国内顶级团队。该项荣誉的获得,极大提升了我校医学学科的影响力。

另外,测绘学院金涛勇获第16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这是我校连续5届获此殊荣。数学与统计院缪爽获得2020年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中南医院院长王行环入选2020年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这些系我校首次获得。药学院张郑宇、GNSS中心张卫星、电子信息学院陈琪美入选2020年青年托举人才工程。高等研究院史建平获2020年中国新锐科技人物突出成就奖。这些人才和奖励项目,同国家科技部、基金委等现有的项目形成了互补,丰富了类别,覆盖了不同年龄和领域的群体,显著提升了我校人才特别是青年学者的核心竞争力。

国际合作打开新局面

尽管受疫情影响交流不便,学校团队仍然克服困难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朱仁山作为负责人同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学共建研究中心,得到中科协“一带一路”国际科技组织合作平台支持,这是我校首次获批此类平台,标志着我校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迈出重要步伐。中南医院叶旭军团队同港澳台开展康养方面交流,获得中科协海峡两岸暨港澳协同创新论坛支持。电气与自动化学院承办了第四届IEEE能源互联网与能源系统集成会议暨武汉市第九届科学年会。

我校2020年有9人次获得国际学术组织重要职务和奖项,创历史最高,提升了中国学者在国际科技合作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李德仁院士获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布洛克金质奖章。邓子新院士当选全球工业微生物学会主席,获俄罗斯国家工程院金质奖章。夏军院士当选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联合会中国委员会主席。水利水电学院郭生练当选挪威工程院外籍院士。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张良培获IEEE GRSS杰出成就奖。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沈焕锋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会士。电子信息学院黄狮勇获美国地球物理学会Basu国际青年科学家奖。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谢国华当选2020年度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行业创新引领新发展

中国科协所辖的全国学会和行业有着密切联系,是社会服务和成果转化的重要渠道,大多数行业科技奖励也依托全国学会评选。我校虽为综合性大学,但有着厚重的行业背景,特别在测绘、水利、电力等行业中发挥创新引领的作用。2020年,学校立足传统学科优势,获得多个行业和学会奖项。李德仁院士完成的珞珈一号01星项目获2020年测绘科技特等奖,GNSS中心姜卫平、测绘学院徐亚明成果获一等奖,学校主持和参与总数达到16项。遥感信息工程学院蒋永华、GNSS中心李敏入选青年人才;夏军院士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2020年大禹科技一等奖(第一完成单位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唐炬获得电力科技杰出贡献奖,学校另获得二等奖2项。

智库献策拓展新渠道

中国科协和地方科协系统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智库主要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智库建设为主要任务。2020年,李德仁、刘经南、陈纯、樊邦奎、窦贤康5位院士依托武汉大学承担了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咨询项目,在智能驾驶、“北斗+5G”、无人机与低空网络信息、区块链、空间环境感知等领域为国家开展顶层设计布局。

中南医院李志强关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健康合作机制方面的研究获得中科协支持湖北疫后重整课题资助。信息管理学院毛进关于疫情信息发布方面的研究获得中科协高端科技创新智库青年项目支持。这两类项目均为我校首次获得。此外,我校共获批湖北省和武汉市创新智库项目8项。

“三全育人”实现新突破

2020年,我校博士生作为负责人获批的中科协研究和交流项目达4项,丰富了“三全育人”中科研育人的内容。其中,健康学院博士杨银梅和姜俊丰各获批1项中科协青年智库项目。信息管理学院博士石庆功获批中科协研究生科普能力提升项目。这3个项目是学校首次获批。此外,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朱晗博士入选中科协优秀中外青年交流计划。近几年,中科协面向研究生的项目越来越多,也为广大学子施展拳脚搭建了新舞台。

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采用线上模式举行。79家高校、院所和企业在“云上科学营”平台齐聚一堂,各展风采。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名高中生和网络观众在武汉大学分营云平台聆听张俐娜院士以及彭志勇、刘忠纯、蓝柯等抗疫典型人物的报告,学习花向红、胡文山等教师指导的测绘和电力试验,浏览了解百年武大。我校作为综合类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的特点得以充分发挥,满足了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近5年有2500多名全国营员考入我校。以后线上直播有可能成为常态,科学营某种意义上也成为另类“招生宣传平台”。

2021年,武大科协将面向“十四五”,继续发挥科技工作者之家的职能,围绕学术交流、国际合作、智库建设、科普推广等主业开展各项工作,力争再上新台阶,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