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指出,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十三五”以来,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一流意识、一流标准的引领下,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学校科技人才队伍日益壮大,科技创新体系日臻完善,基础研究能力显著增强,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标志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有力支撑了学校“双一流”建设。
一、坚定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支撑学校创新驱动发展
久久为功,坚定更高水平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建立了“弘毅学者”人才发展体系。遵循强化政治引领、突出立德树人、服务国家战略、矢志追求卓越的原则,坚决破除“五唯”倾向,注重选拔在拔尖人才培养、基础研究和自主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学科领军人才和青年学术英才。统筹科研型人才和教学为主型人才,建立覆盖顶尖人才、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人才和学术新秀的导向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的新的人才发展体系,发挥育才、引才、聚才标杆作用。“十三五”以来,新增院士4人(图1),23人获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4人获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学校国字号人才入选者数量和占比实现双倍增,国字号人才占比增加速度居全国高校第一。“人才强校”战略为学校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
图1 武汉大学新增两院院士四名
二、前瞻布局科技基础设施及平台,科技创新体系日臻完善
“十三五”以来,学校前瞻布局,稳步推进大型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实验室、前沿交叉学科独立科研机构、高端科研共享服务平台等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学校基础研究的高水平、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战略设施和平台保障。
(1)稳步推进大型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支撑基础研究高水平持续发展
2016年,武汉大学启动武汉光源建设。该项目分两步实施,一期建设低能区衍射极限同步辐射光源(1.5GeV,小环),二期建设中能区衍射极限同步辐射光源(4.0GeV,大环)。2021年,武汉光源项目在应用目标凝练、技术方案深化、关键技术预研、实验室建设、园区勘测与规划设计、人才团队建设等方面持续稳步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高标准完成了预研实验室建设升级,并成功完成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预研及原理样机研制。目前武汉光源已为全面启动工程建设做好了全面的技术准备。
2017年,武汉大学启动重离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该设施包括重离子肿瘤医疗中心、重离子医学中心、重离子工程中心,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三方共建,为国产第三台重离子加速器。该设施可大力推进重离子医学及其与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2021年,重离子项目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已完成项目建设支出6.68亿元。
(2)积极培育国家实验室,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国家实验室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2月18日,由湖北省政府批准、武汉大学牵头组建的湖北珞珈实验室揭牌(图2)。湖北珞珈实验室围绕国家自主可控的空天科技发展战略,以世界前沿科学理论创新、重大科技任务攻关和国家大型科技基础设施为主线,以空天战略性前沿技术体系构建与自主核心软硬件研制为目标,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系统性科技创新和集成性、融合性产业化实践。湖北珞珈实验室作为国家实验室的预备队,拟建成为世界空天科技发展的高地和代表我国空天科技水平的战略科技力量。
图2 湖北珞珈实验室揭牌
2020年9月30日,由武汉市人民政府批准、武汉大学牵头组建的武汉量子技术研究正式揭牌(图3)。武汉量子技术研究瞄准建成量子国家实验室武汉基地的目标,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将推动武汉量子领域人才集聚、平台建设、产业发展形成体系,拟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量子科技创新平台,成为国内一流的量子基础理论研究基地、量子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基地、量子产品开发基地、量子技术应用示范与企业孵化基地、高端人才培养基地。
图3 武汉量子技术研究院揭牌
(3)大力发展独立科研机构,不断推动学科交叉融合
为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推动学科交叉融合,通过探索新型科研组织模式,先后成立了高等研究院、医学研究院、工业科学研究院、中国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水工程科学研究院等独立科研机构(图4)。独立科研机构具有独立组织机构代码,是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培养研究生的跨学科学术机构,促进了学校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研究领域的学科交叉融合发展。
图4 大力发展独立科研机构
(4)持续建设科研公共服务条件平台,逐步实现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
为完善学校科技创新体系,为从事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提供世界先进的大型科学仪器和技术支撑服务,2019年,学校成立了武汉大学科研公共服务条件平台(图5)。该平台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学校学科与科技发展战略,引进世界先进技术手段,为校内外提供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的测试、数据分析服务,助力解决“卡脖子”难题,探索世界科学前沿,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同时为科学研究、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网络化、社会化的科技资源共享服务。2022年4月,科研公共服务条件平台开始运行并开放共享。
图5 科研公共服务条件平台
三、基础研究能力显著增强,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1)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原创性基础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十三五”期间基础研究实力不断增强,累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37项,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5个,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人(2021年新增3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12人、重点领域创新团队3个,湖北省基金创新群体38个。“十三五”以来,一批高水平原创性基础研究成果涌现。舒红兵院士揭示了抗病毒免疫与炎症反应的系列分子机制,让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该成果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夏军院士团队提出了流域径流形成与转化的非线性机理,在全球范围内显著提高了预报精度,该成果荣获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刘正猷教授首次观察到声子晶体中的外尔点并研究相关声表面波拓扑输运性质,推动了固体“外尔半金属”的物性研究领域发展,相关研究成果于2018年发表在Nature杂志。宋保亮教授团队、袁荃教授团队、蓝柯教授团队、邓鹤翔教授团队、定明月教授团队、孙蒙祥教授团队、阴国印教授团队等胆固醇合成调控新机制、在材料分离薄膜、环境气溶胶新冠病毒载量、人工光合作用催化剂、合成气直接制烯烃、植物受精、环己烷合成等领域实现重大发现,相关成果在国际顶级科学杂志Nature、Science、Cell发表。
(2)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技术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
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在北斗导航、对地观测、子午工程、网络安全、水资源、粮食安全、传染病防治等优势领域加大科技攻关。建立了中国自主的广域高精度卫星导航技术,研制出高精度北斗定位导航授时芯片,承担了我国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总体设计和示范服务工程,构建了稳健可信的中国高精度位置网,提供的北斗卫星轨道精度国际最高,不断让北斗提升“视力”,为我国北斗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年启动以来牵头获批36项,在地球观测与导航专项承担的项目和经费居全国高校前列;重大项目规模不断提升,获批了国拨经费过亿元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项目(6500万元)。“十三五”期间,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奖9项,省部级特等奖、一等奖82项,产出了一批重大标志性应用研究成果。连续三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施闯教授团队主持完成的“中国高精度位置网及其在交通领域的重大应用”构建了稳健、可信的中国高精度位置服务系统,核心技术跻身国际前列。李建成院士团队主持完成的“中国高精度数字高程基准建立的关键技术及其推广应用”建立了一批厘米级区域和首个优于1分米级精度的国家数字高程基准模型,其研究成果革新了我国现代高程测定和基准维持的模式。李德仁院士主持完成的“天空地遥感数据高精度智能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围绕我国高分遥感系统“好用”和“用好”的目标,为国产卫星遥感影像自给率从15%提高到85%以上做出了重要贡献。根据2016-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情况,2022年6月6日青塔发布中国高校科技进步贡献100强,武大位列全国第四!
(3)面向经济主战场,高水平科技成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图6),特别是在测绘、水利水电、电力、金融、健康、环保等行业,发挥了技术支撑作用。“十三五”期间签订横向科研合同8020项,合同总金额31亿元。与东风公司、小米、华为等企业或地方政府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96个。通过许可、转让、作价投资方式,转移转化科技成果283件。
朱英国院士团队研发的红莲型杂交水稻在全球累计推广过亿亩;张祖勋院士团队研发的数字摄影测量网格软件向全球知名的美国ESRI公司授权许可,首次实现了我校千万级科技成果向发达国家转化;于丹教授团队扎根梁子湖“以草治水”,为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提供典范,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李义天教授团队“冲积通航河道整治理论和关键技术”破解了长江中下游2000余公里河道整治与防洪、航运及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史良胜教授团队研发的国内首个集农田水肥调控于一体的“农业大脑”系统得到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的肯定;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武汉导航工业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深度融入创新湖北建设,有力推动了生物医药、地球空间信息等新技术产业的集群发展。
图6 高水平科技成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4)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英勇抗击新冠疫情
在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学校一批科学发现和技术应用脱颖而出,为捍卫人民生命健康贡献了武大智慧(图7)。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内最早鉴定出新冠病毒的科研机构之一,迅速锁定了病原体。病毒学团队不惧生命危险深入医院、社区、街道等区域进行气溶胶采样,开展病毒载量分析,为防控和消杀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并首次在真实公共环境中描述了气溶胶新冠病毒载量特征,相关成果被Nature期刊作为亮点论文推荐。人民医院联合药学院率先开展核酸检测,检验量居全国医院之首。特别是纳米孔靶向测序方法,首次实现测序后4小时内同时准确检测40种呼吸道病毒,并可监控病毒的突变以及对病毒进行分型。中南医院建议“将CT影像作为新冠肺炎首选诊断方法”被编入国家第五版诊疗方案。同时,武汉大学ABSL-Ⅲ实验室作为全国首家通过国家认可的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历经4年的升级改造,于2020年重新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认可证书,并获国家卫健委批准开展新冠病毒感染实验活动,为学校进一步开展新冠病毒科技攻关、疫苗研究提供了高等级生物安全平台。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加入国家病毒资源库,建立了病毒资源、研究成果共享机制,为抗击病毒、战胜疫情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中南医院整体接管雷神山,取得近98%的救治成功率、医院零感染、环境零污染的成绩,向世界展示了大疫面前的中国担当、中国力量、中国速度。
图7 英勇抗击新冠疫情
四、加强有组织科研,科技事业稳步发展
在人才强校战略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支撑下,学校年度科研经费稳步增长,从2015年11.48亿元增长到2021年19.55亿元(窄口径)。特别是通过加强有组织科研,2021年经费较2020年增长15.7%,经费增长率为“十三五”年均增长率(8.5%)1.85倍,科技规模增长速度大幅度加快。
新的突破不断涌现。根据科睿唯安2022年5月最新ESI数据,武汉大学进入ESI前1%学科由12个增长至19个,前1‰学科由1个增长至6个(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地球科学)。2016年,首次实现千万级国际成果转化,首次获批国拨经费过亿元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年,首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项目(6500万元)。2018-2020年连续三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其中2018年实现了我校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零的突破。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获湖北省突出贡献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年启动以来获批13亿元,在地球观测与导航专项承担的任务和经费均居全国高校前列。
2016年至今,(共同)第一作者、(共同)通讯作者的第一单位为武汉大学的高水平成果在国际顶级期刊NSC共发表14篇;2016年至今,武汉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的高水平成果在国际顶级期刊NSC共发表8篇:2018年8月2日刘正猷教授、邱春印教授(共同通讯作者)发表了建国以后第一篇以武汉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的Nature文章《Topological negative refraction of surface acoustic waves in a Weylphononiccrystal》;2019年6月14日袁荃教授发表了建国以后第一篇以武汉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的Science论文《Large-area graphene-nanomesh/carbon-nanotube hybrid membranes for ionic and molecular nanofiltration》。
2020年,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捍卫人民生命健康。武汉大学面向临床救治主战场,全力支持各附属医院战斗在疫情防控救治第一线,出色地完成了大量病人救治任务。在病毒发现、病毒溯源、传播途径、病毒核酸检测和病人抗体检测、药物筛选、疫苗研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3月2日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号召的“五大主攻方向”最完整、最深入、最富有成效的高校。
2021年,由武汉大学牵头申报的2项国家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正式批准立项(图8),实现了湖北省获批国家基础科学中心零的突破。2022年2月,武大首颗学生自研微纳卫星“启明星一号”成功发射(图9)。该卫星由武汉大学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牵头,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珞珈实验室等空天信息相关单位协同,以武汉大学测绘遥感相关院系在校学生为研究主体,是我国首颗可见光高光谱和夜光多光谱多模式在轨可编程微纳卫星,业务运行后将由武汉大学位于江夏的遥感卫星地面站负责地面测控和数据接收。该卫星的成功研制,对推动武汉大学等单位的遥感科学与技术学科交叉、培养遥感领域复合型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为国内外遥感相关专业老师及学生提供了开放式的太空教学实验平台。
图8 牵头申报并获批2项国家基础科学中心项目
图9 “启明星一号”卫星出校评审
五、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持续打造高质量科技期刊
由武汉大学主办的测绘遥感专业英文期刊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GSIS),继被SCIE收录后,2021年该刊又被EI收录,成为武汉大学第一个SCI、EI双收录期刊。同年进入中科院分区地球科学类2区。该刊主编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
2021年,武汉大学全新推出英文学术期刊Cell Insight 以打造“世界一流期刊”为目标,以“推动中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为理念,重点报道生物医学领域的最新科学与技术成果。该刊由中科院院士、武汉大学舒红兵教授担任主编,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武汉大学蓝柯教授担任执行主编。
多年来,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武汉大学科研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培养汇聚了一批高水平科教人才,在知识、能力、水平上都具备了挑战前沿科学难题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基础条件。未来,我们将本着“统一认识·凝心聚力·完善机制·追求实效”的宗旨,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和有组织科研,将党建工作与科技工作进一步深度融合,以对接国家战略为目标,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原始创新科研优势,勇担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光荣使命,奋进新时代!
(转载自武汉大学新闻网)